-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:
重视鼾症,远离慢性病,避免猝死
更新时间:2019-05-31 11:06:15

人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渡过的,睡眠对机体的作用不仅限于让我们白天劳作的身心得到舒缓休息,睡眠中大脑仍在工作,能量储存,激素分泌,仍在持续学习及记忆等等。
想要高效率学习和工作,良好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环节。现实中,常常有人白天坐着出现不由自主的呼呼大睡,鼾声不止,杭州天目山医院 耳鼻喉科专家表示这就需要警惕存在睡眠呼吸紊乱中的常见疾病——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俗称鼾症。
什么是鼾症呢?
鼾症通俗的说就是打呼噜,杭州天目山医院 的耳鼻喉科专家介绍说:医学术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,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碍现象。发病率约4—8%。随着肥胖者增加,代谢疾病增加,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
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,甚至觉得“打呼噜是睡得香”的表现!事实上打呼噜是表象,呼噜声是呼吸气流通过狭窄的上气道引起湍流声,本质上是因为睡眠呼吸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者通气量下降,造成间歇性的缺及睡眠结构紊乱。
最终因容易诱发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心肌梗死、心绞痛,夜间猝死,脑卒中、代谢紊乱伴发糖尿病等疾病,因为夜间睡眠质量低,记忆力下降,白天工作效率不高,容易诱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,对身心的危害极大。因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。
为什么出现打鼾?
绝大多数打鼾是因为睡眠期上气道塌陷引起的,又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(OSAHS)。打鼾是因为鼻腔及咽、喉部的病变,比如鼻中隔偏曲、鼻息肉、腺样体增生、扁桃腺肥大,舌根肥厚疾病都可引起上呼吸道狭窄,造成气流堵塞,形成湍流,表象为不均匀的鼾声。
因解剖因素导致咽腔狭小,如一些先天的发育异常比如小下巴,腭裂等。肥胖致颈部脂肪堆积,脖短粗,脑卒中后舌根后坠都是鼾症的好发群体。当上气道气流停止时,就可以出现他人目击的呼吸暂停,部分病人甚至会因缺氧憋醒,夜间坐起大口呼吸。
部分打鼾者是因为睡眠期呼吸中枢调节出现异常,导致间歇性的呼吸肌肉运动减弱或停止,这种鼾症又称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(CSAHS)。常见于慢性心衰,及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患。
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机体有什么影响呢?
就如同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,正常的血氧水平是保证机体各脏器正常工作必须的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由于呼吸气流不足导致间歇性缺氧,可引起全身各系统损害,见下图:
怀疑鼾症,如何确诊及确定严重程度呢?
需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(PSG),有医务人员值守的整夜睡眠期进行PSG监测检查是诊断和评估SAHS病情的金标准,可以确定类型及程度。也可以使用便携式医疗监测仪,就如同戴手表一样,在家里监测的腕式脉搏血氧仪,初步筛查怀疑鼾症,仍需要到睡眠监测室进行PSG监测。因有严重疾病如心衰或者行动不便者,可进行床旁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进行诊断和确定严重程度。
通常使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紊乱指数(AHI),结合夜间最低血氧水平评估严重程度。正常AHI<5次>90%。AHI在5~15次/小时为轻度,15~30次/小时为中度,超过30次/小时为重度。
对于所有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,都需要:
减少危险因素的治疗,包括戒烟、控制体重、睡前勿饱食、不饮酒等、侧卧位睡觉,不要服用安眠药及进行适当运动等;2)针对合并症的治疗如肥胖症,甲状腺功能减退,肢端肥大症,高血压等治疗。
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目前无特效药物。对于轻、中度阻塞性患者(AHI<30次/小时),无合并症者,确实有可通过手术切除的上气道狭窄的结构性因素,如扁桃体肿大,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。
目前比较选择比较多的术式是鼻腔重建术(包括鼻中隔偏曲、鼻息肉、鼻窦炎等),儿童腺样体、扁桃体切除术,腭咽成形术等。
儿童鼾症多数是由于腺样体、扁桃体肥大造成的,多首选手术。对于成人患者,手术后复发率高,需在手术前进行手术疗效的预测,包括:1)是否继发了呼吸中枢调节功能障碍,影响手术疗效;2)年龄大和超重患者手术效果不好。3)有心脑血管、代谢紊乱疾病者不推荐手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