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nner

    鼓膜穿孔对听力的影响

    更新时间:2020-09-16 17:11:55

      鼓膜在声音的传递、信号的放大、保护深层听觉器官免遭侵袭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。最明显的例子是,一旦鼓膜穿孔,致病菌就有可能经由穿孔进入中耳,导致中耳炎症。而中耳炎症一旦发病就不容易治愈,往往会反复发作,严重时致病菌会破脑而入危害中枢神经系统。

      导致鼓膜破损的原因很多,外伤、外、中耳炎症、爆震等都有可能。导致鼓膜内陷则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时沟通喉咙与中耳的渠道——咽鼓管功能状态异常有关。

      由于鼓膜问题导致的听力障碍属传导性聋,而单纯传导性聋的听力损失一般不会超过60dB。从理论上讲,单纯鼓膜问题导致的听力损失不应该超过40dB。比如,鼓膜穿孔面积占鼓膜面积40%时,平均听力损失22dB;穿孔65%时,平均听力损失36.9dB。

      什么是中耳炎?

      中耳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,冬春季多见,患病人群很广,又以儿童居多,如果得不到及时、有效的治疗,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,引起听力下降,势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造成影响。

      为什么感冒容易引发中耳炎?

      人的耳朵与鼻腔、口腔之间有个相通的通道,叫做咽鼓管。感冒后很容易引起咽部和鼻部的炎症,这些炎症则会向咽鼓管蔓延,使得病菌趁机侵入中耳,从而引起中耳炎。

      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得中耳炎?

      幼儿耳朵的器官构造还没有发育完全,咽鼓管又短又直,管腔比较宽,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还没有形成,管道接近水平位。由于儿童咽鼓管的这一特点,鼻咽部的分泌物和细菌就比较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,引起中耳炎。

      中耳炎的症状表现:

      急性中耳炎症状表现是比较突出的,患者会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耳部疼痛,常伴有感冒、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

      多数患者在穿孔前疼痛较剧烈,穿孔后患耳有脓液流出疼痛可缓解,耳鸣、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。

    QA网友关注热点回答